欢迎光临 中国陶瓷卫浴行业资讯媒体
主管单位:中国建材市场协会卫浴分会     支持单位:佛山市卫浴洁具行业协会    合作机构:湖南大咖设计师俱乐部     联盟网站:陶瓷品牌推广网   家居品牌推广网
    
 位置: 主页 > 法标卫浴 > 搜狐《第三观点》第三期:解读《中国好声音》
搜狐《第三观点》第三期:解读《中国好声音》
[ 来源:搜狐家居网 作者: 更新时间:2012/9/20 11:46:56 ]
  

    【背景】:解读社会经济热点,探讨行业发展状况。搜狐家居特别推出《第三观点》栏目,由搜狐家居主办 佛山市捌点半品牌设计有限公司 陶卫风采网 东方印象馆协办,是为陶瓷卫浴行业人士做小型沙龙,以阶段性社会经济热点为主题,通过我们发起人提出当前经济类重要案例进行相关新闻背景回访,结合观点解读,这一期是围绕由《中国好声音》说起,探讨企业创新之路。
  

     时间:2012年10月30日(星期三)
     地点:东方印象艺术馆  
     论题:  
  一、《中国好声音》的成功首先是模式创新的结果,这个模式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之前东鹏与意大利锐思的合作,中宇卫浴与德国高仪的合作都是模式创新的一类,您觉得我们行业有哪些模式是可以深挖创新的?
  二、您觉得《中国好声音》的产品创新是怎样的?对于陶瓷卫浴低关注行业来说,您所理解和倡导的产品创新是怎样的?
   三、《中国好声音》营销创新有哪些特别之处?您觉得我们行业在营销模式上有没有新的创新点?
  四、《中国好声音》在国内掀起的这阵风潮,引发了各行业的"中国好XX”,对于我们行业来说,低关注行业是否需要更多的大众营销?又该如何迈向大众的视野中?

 本期嘉宾:
  嘉俊陶瓷董事长助理王常德(行业知名的企业管理者、企业理念与品牌策划整合专家)
  金意陶副总经理张念超(陶瓷营销实战型年轻专家、发表过数十篇营销实践理论文章)
  楼兰陶瓷副总经理王军(行业中陶瓷与文化艺术的有效结合者,也是木纹砖理念主推者之一)
  新中源建材市场总监邓耀邦(佛山陶瓷行业著名音乐人、佛山陶瓷行业音乐营销创始人、佛山本土著名音乐人)
  意大利布拉奇陶瓷品牌技术总顾问冯平(产品理念与文化的有机结合、瓷砖产品多元化整合应用的推广者)
    陶卫风采网总编李湘平(陶瓷行业资深媒体人)
    新中源建材市场部经理苏振明(资深策划人)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画面

       【许俊】:尊敬的行业精英好,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三观点》栏目,《第三观点》是小型的陶瓷卫浴的沙龙,我们会进行重要的案例进行新闻背景的回放,做一些社会主流观点的解读,最后回到行业当中分析企业当中遇到的问题,首先介绍一下这次活动出席的嘉宾:
  嘉俊陶瓷董事长助理王常德
  金意陶副总经理张念超
  楼兰陶瓷副总经理王军
  新中源建材市场总监邓耀邦
  意大利布拉奇陶瓷品牌技术总顾问冯平
  嘉宾主持:八点半品牌设计董事总经理韩燕伟,还有行业资深人士的李湘平,活动得到了东方印象艺术馆的大力支持,向他们表示特别的感谢。第一期是围绕王老吉品牌之争,第二期是围绕京东和苏宁的“电商大战”做探讨,第三期是围绕《中国好声音》。
  接下来有请韩燕伟先生进行事件点题。

                                                                                       

 【韩燕伟】:刚才已经说到我们已经举办了两期,本期是第三期。最近各行各业发生了很多的故事,而这种故事的背后透着行业的资讯,比如说“王老吉”和“加多宝”之争我们借鉴什么,“电商大战”我们要借鉴什么,这就是我们栏目给到活动总的思想。
  本期的主题是“探讨中国陶卫行业里面的创新之路”,我们分析《中国好声音》栏目,这是浙江卫视做的活动,最近已经结束,但是实际上留给大家很多思考和议论,这个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认为创新是一个思考的核心点。

“创新”在中国各个行业,陶瓷行业、卫浴行业已经很不陌生,从大的角度来说,经济发展依靠政府的投资、进口的拉动和进一步的消费扩大,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当中,依靠创新实现当前中国经济的转型,这已经是一个共识。但是问题在于怎么创新?什么是创新?谁去创新?乃至于创新的成本和生存和发展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都是在各个行业以及各个品牌的过程当中演绎着、变化着…当前行业对创新的认知是见仁见智,我本人接触这个行业是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了,接触了很多品牌,甚至做咨询和设计的工作。我发现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有很多存在很多的偏颇,这种偏颇有的是将创新和设计的妖魔化,有的是颠覆创新,这个论调在各个品牌里面演绎着。
  到底什么是创新?创新是什么呢?从学术的角度来讲实际上是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从概念上来说,它是以新思维、新发明、新描述为特征的概念,这里面也有三层意思,一层意思就是更新,也就是更新换代,原有的产品如何更新换代;第二层意思就是创造新的东西,完全的颠覆,伟大的发明都是属于这一类;第三类是属于改变。
  谈到创新我们都会谈到乔布斯,乔布斯有很多的论点,我曾经收集了乔布斯名言12条,很多都是创新的。他有一句话“每一个小创新可以改变世界”,他的作品也印证了这一句话,手机和触屏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但是他把两者结合了。
  创新并不一定非得是颠覆性的,创新是不是万能的,最近中国非常走红的《中国好声音》,有人说它是模式的创新,有人说他不过就是山寨版的《荷兰之声》而已,今天我们就拿《中国好声音》说事,探讨一下当下陶瓷卫浴行业的创新之路。
  从7月13日开始《中国好声音》,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的灿星制作强力推出的一个大型的励志、专业音乐评论的节目,这个节目源于《荷兰之声》,这并不是中国原创的。但是从7月13日正式从浙江卫视推出之后,《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的节目,它首次开始历史性的实现了制播分离,有四个著名的歌手参与了明星导师言传身教的过程,它树立了中国电视音乐节目新的标杆。从开始到结束历时三个多月的时间,它完成了一个很好的创新的呈现,在这里有一个收视率的分析,还有一个广告植入的分析,它创造了电视娱乐节目的第一。

     它完成了什么呢?我们捡主要的罗列了一下,节目对外播放打包售价高达8000多万,“加多宝”6000多万的包揽冠名权,在这里面有很多之最,《中国好声音》仅凭广告就能带来近2千万的收益,然后在16个学员出场费分别为10-15万这两个价位,从开始到接近两周时间当中,就已经把成本收回,也创造了《中国好声音》单个歌手能够达到1000万人民币的下载额等等。每一个学员开放式的签约,帮助学员演出各类活动。
  内容比较多,我们就不详尽的解说,今天就提出了四个话题,首先从第一个角度来说,《中国好声音》模式的创新,无论是坚持原版好声音,乃至是坚持回归好声音,或者是制播分离,再加上广告付费、产业链的深挖等等,产生了一种模式,而这种模式是它真正成为能够颠覆湖南卫视“超女”甚至于后来的“大人秀”节目巅峰性的改变。
  第二个观点内容就是关于产品的创新,我们认为它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说,从内容上、人物上、设计上都可以说是很好的产品的组合。
  从内容上,它几乎是第一个用追求音乐梦想、制作拼搏的精神和用心唱歌的理念给更多的年轻人注入了正能量,而这种正能量颠覆了传统的各个电视台的模式,老歌新唱也是对于产品创新的解读。还有只注重声音不看人,从形式上来说“椅子很忙”“擂台飙歌"的刺激都很好地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人物上,从四大导师到实力惊人的学员们,再到专业的伴奏乐队,顶级阵容联袂是观众最乐于看到的;设备上,现场四把导师座椅直接从英国空运过来,总价高达320万元,而现场顶级的音控设备、录音设备、环绕全场的巨型LED屏等等也都造价不菲,这些硬件设备也是高品质节目的基础。
  可以说在产品组合方面,《中国好声音》给了一个产品组合的创新思考。
  另外就是营销模式创新,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在坚持节目的活动化的话题化和话题的传播化方面下足了力量。浙江卫视做大一个节目的影响,做好一个节目的推广,做足节目的互动成为了这个角色范围内的重中之重。它形成了中国好声音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
  我们今天关于《中国好声音》就做这么多的解释,关于营销传播方面产生的效果也不更多阐释,大家可能关注,也都知道。包括广告的植入、视频网站、微博网站等等都达到了有效的事件营销的案例,在营销领域里面也是可圈可点的。
  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国好声音》的栏目和节目,我们的重点在于通过《中国好声音》探讨中国陶卫行业创新思路的发展,我们设立了四个内容,第一个《中国好声音》模式的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之前东鹏和意大利的合作,中宇卫浴和德国高仪的合作都是模式化创新的案例,不仅仅是他们两家,可能还有很多,您觉得我们这个行业有哪些模式是可以探索和创新的,楼兰也做了。
  【许俊】:楼兰也在做与国外品牌代理合作的模式。
  【韩燕伟】:另外就是你怎么看《中国好声音》的产品创新,从第一个月和第二个月的声音都是老歌新唱,同时就是只看声音不看人的形式,我们是否认为这是一种产品创新,而作为陶瓷卫浴行业,我们是处于低关注的行业,你所理解和你所倡导的产品创新是怎么样的?
  第三个《中国好声音》营销创新有哪些特别之处,尤其是《中国好声音》在大众营销的层面实际上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在营销模式上有哪些创新的亮点?刚才在等待各位的时候,实际上有些嘉宾已经谈到现在行业的转型,积极转型后新模式的出现。
  第四个在国内掀起《中国好声音》潮中,引起了各行各业的“中国好××”。对于我们行业,低关注行业是否需要更多的大众营销?又该如何迈向大众的视野中?
  接下来我们一一把这几个话题展开,我的引导就到这里。

 本次沙龙继续由行业品牌设计专家、资深策划人韩燕伟先生担任主持人。

 【王常德】:我没有太关注,在电视上看过《中国好声音》,感觉是一种新的电视节目,但是就它的创新带来的对于媒介和大众传播的影响,现在在社会上《中国好声音》很旺。但是陶瓷的创新太大了,实际上在座的各位企业都是在不断的创新过程当中,都是在走创新。

    我们家的业务人员就是6、7个,市场上的销售就是你要我就卖给你,当时也没有专卖店的形式。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从几个人的发展到几百人的专业的营销管理队伍。从原来一个销售部,现在变成一种销售公司,或者是营销公司,或者是营销总部,实际上这个是不断的改变和创新的。当时创新过程当中是以销为主,现在不光是销,包括策划和市场开发以及经销商的管理,市场活动如何推广、策划,包括店面的设计、消费者引导,实际上这些做品牌的家家都在走,当然有一些老的模式还在生存。
 陶瓷企业做创新付出的代价是非常高的,不像一个节目,策划两三个月就可以了,但是企业做起来难度非常大,比如说社会整体的状况,社会的经济环境,比如说现在的状况下,企业讲生存、讲发展还是讲奢侈,或者是其他比较虚的东西,现在老板关注实的比较多。上次搜狐家居在南沙搞了场论坛,提了很多问题出来,大家认为现在生存更加重要。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些工作会逐步放慢走,但是创新是在不断的进行当中,是潜移默化的。至于《中国好声音》的方式能否搬到陶瓷行业里面来,肯定会有人说“中国好陶瓷”这种都有。出了一个电影“天下无贼”就有一个“天下无砖”,这个都有。大家都会以响亮的字眼或者是说法去营造自己的亮点,这个都会有的。
 但是这个模式是否适用我们?企业在这种状况下怎么作秀,怎么唱?要把自己唱红了,唱高了,唱大了实际上企业也一直做。前两天金意陶组织的活动非城勿扰,也把“展昭”何家劲请来佛山,但是这种模式是否在这个情况下合适?我觉得还有产品和文化基础等等的关系。

 【王军】:最近喷墨产品比较多,这对行业是一个转折点,本身在座的各个厂都在搞创新的东西,实际上陶瓷行业的创新无非就是硬件和软件的创新,在硬件上中国不落后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什么这次对行业是一个转折点和革命式呢?实际上它的影响现在还没有凸显,我认为还要2、3年之后。

    为喷墨将带来行业的一个变革,刚才你说到的陶瓷是一个小小的组合,包括一个小小的东西的介入,因为以前生产这些东西,以前我们做设计的很少关注这些东西,说一句不好听的就是意识不到。以前的陶瓷就是“重工艺轻设计”现在的陶瓷行业越来越重设计,当然设计包括内在设计和外在设计,这实际上是观念的问题,最终会通过一种图像去表现。包括刚刚进来我们看画,包括很多的东西最后都是通过这些东西,高深的画家评判好与坏不是硬件的东西,不是说我有多大的房子,最后关注的是你能做出来什么东西。
  【许俊】:我们关注的是模式上的创新。
  【王军】:模式上的创新在陶瓷行业还没有一种很好的模式能够做好,其实模式的创新最后是价值的体现,就像我们刚刚列举了《中国好声音》两周收回了投资,实际上前一段时间我们也一直在考虑模式的创新,但是现在从全世界来说,陶瓷还没有找到一种好的模式,这个是我个人的观点,就是这种模式是不合理的。
  之前列举的东鹏与锐思的合作、中宇与高仪的合作等案例,我认为这个东西要从本质上区分,我认为卫浴可以塑造一个很好的品牌,这也就是五星级品牌要指定一些卫浴,但是瓷砖没有品牌,因为我们知道所有的半成品是不可能成为品牌的。
  【许俊】:王总认为国内的瓷砖没有品牌,那国外的像西班牙,意大利,他们的瓷砖是否有品牌?
  【王军】:原则上没有品牌,我是这样认为的,当然我说得比较极端一点,为什么?因为半成品不品牌,因为瓷砖要通过切割,还要贴,还要配合环境,就像我们做衣服的料。

 【许俊】:张总,您怎么看待中国瓷砖卫浴品牌和国外合作的模式?
 【张念超】:创新是两块,一个是技术,一个是管理。为什么说《中国好声音》能够在短时间形成一个爆发,其实他不是创新的,它是照搬的,只是管理上的创新。
 第一它有非常好的分离机制,让大家都愿意去做。第二个《中国好声音》把消费群定位很好,湖南卫视本来是中国的老大,他一看湖南卫视都是一些80、90后的,都是主持人嘻嘻哈哈风格。《中国好声音》要的是品质,把消费群扩大,为什么唱老歌?这个是50、60、70后人的诉求,另外还有80、90后?他们不是用老人唱老歌。

    中国这几年没有创新不可能,就是没有坚持和发展,我们不是没有技术,就是我们没有坚持,今天做仿古砖了大家都做了仿古砖,今天做微晶石了,很多人都搞微晶石,这不叫创新,这是没有基础的。你一定要坚持,在这个基础上去发展、去改善、去提升,这才是未来陶瓷的基础。
 为什么卫浴知名品牌都是国外品牌为主?就是卫浴有技术优势,中国的卫浴没有技术优势,瓷砖没有龙头品牌,瓷砖铺在地上很多指标测不出来,卫浴马上就可以测出来,冲水声音大不大?国内的品牌一定比国外的品牌的冲水声音大很多等等,这个是很多地方可以表现出来的。我认为中宇等等的合作更多的是技术的引进或者是国外技术的输出。
 我认为陶瓷行业不是缺乏创新,技术、营销、管理天天都在创新,中国人最聪明,但是中国人只是没有坚持一直做这些东西,所以《中国好声音》这一场做好了,下一场是否成功。第一期对嘉宾、对学员、对供应商、赞助商要求都非常的严格,接下来谁给钱就给谁做,品质方面等等很多都没有坚持,比如说江苏卫视《非城勿扰》一开始多好,现在什么样的人都可以上去,骗子也可以上去,有的是托,就成为了娱乐大众。消费者没有发现,一旦发现受伤之后,他的愤怒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
 所以我认为陶瓷行业不缺乏创新,只是缺乏坚持。所以未来陶瓷行业是否要创新?一定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进行创新。为什么说现在陶瓷的行业是半成品?消费者要成品我们能否做?做成了就是创新。现在有一个人就做到了,他是一个代理商,他可以做成加工,像魔方一样给你编号,由于它的原因,砖不够了,它就免费送货;由于您的原因,他就会收售后服务费用,因为每一家的卫生间不是标准的,所以他摆了很多的魔方,工人也很简单,就是照着贴就可以了,做到这样就是创新了,消费者也接受。
 【韩燕伟】:今天把话题掰开了,一个是模式的创新,一个是产品的创新,还有一个是营销的创新,王军王总谈到了目前瓷砖没有品牌,原因就是不是直接针对终端的理念。张总就提到了创新的问题,就是陶瓷行业目前创新过度,不是没有创新,只是坚持的问题。我想提一下我们能否从模式上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知道陶瓷行业有这么多品牌,而这么多品牌是否是统一的模式呢?还是否有未来的模式?箭牌曾经引进一个赛唯亚,希望做砖和箭牌卫浴配合,最近又把赛唯亚打造成一个卫浴品牌,我想提一下,刚才的两位嘉宾还没有说完一些思考模式的转变,我们先听听邓总的观点。

 【邓耀邦】:《中国好声音》对陶瓷企业的启发,这个节目我看了很多,相关的网络上都有在分析这个节目背后的东西,包括舆论的角度分析我都看过,我认为把几个比较容易提炼的观点拿出来做一个对比,这个节目成功有几个元素,刚才你也介绍了好几个。唯一的本质就是声音很好,因为以往其他的选秀节目可能是偏重于对声音质感的要求没有那么高,这次之前很大张旗鼓的招募,选的人都是特定的选,都是有选择的选的,所以本质就是抓住了声音。

    第二是卖点就是明星导师,导师组合里面是有两个是中国大腕比如说刘欢和那英,另外杨坤的角色是要求李宇春的海选的角色出来,但是李宇春没有接受这个,觉得浙江卫视档次不够,所以就选了杨坤。
 第三个就是机制,机制上是引入的机制,导师和学生之间也是规定双赢的机制,这个也是一个核心。
 第四个影响在是传播,跟超女年代一样,表面上是电视的节目,实际上互联网跟传统的大众的微博,因为我留意到这个消息是在微博和论坛上发现这个事情,不是正儿八经看电视看到的,所以整合营销比较强。
 对比陶瓷,我觉得陶瓷的本质是瓷砖的纹理和质感,无论说大理石、瓷砖等等我们都追求纹理和质感的极致,卖点就是技术的革新,因为陶瓷每一次技术的革命会把卖点讲清楚,陶瓷是技术上的核心为主要的卖点。我们成长的核心也是机制,纵观所有发展好的企业都是有机质,节目是制播分离的,佛山的机制是体现优势,比如说陶瓷就是让利给你,把区域扩大。华东可能是做品牌,以厂家为主导,这个机制也是推动这个行业的核心。陶瓷的影响是在于渠道,因为刚才节目的影响在传播,而我们是在于渠道,老一辈的鹰牌也好,他们的工程很强,现在楼兰和金意陶等等的渠道也很强,所以应该在渠道。
 所以对比一个节目形态的产品,一个是实物产品的,里面有蛮大的区别,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中国好声音》的本质把《中国好声音》追求到极致,陶瓷就是把产品追求到极致,就是把质感做到极致,这个是异曲同工的。
 至于卖点,刚才是以明星导师为噱头,我们就是技术性的引进对于卖点的帮助很大,这个就是双方都要供应,整个产业链都要盈利。
 然后就是影响力,因为节目的管理是传播,所以互联网也好,微博也好,这两者做一个对比,就是这样子的。

   【韩燕伟】:我们只是想听专家独特的观点,看了第一个设计的题目,就是从模式的思路来说,还是要再深挖潜一下。我可以这样理解,比如说您说到声音、明星之路、机制、传播设到陶瓷里面,实际上这个是借鉴,这是一个整合模式,这种模式是否陶瓷企业都是,《中国好声音》追求极致的声音,我们追求极致的质感和纹理,这个是每一个企业都要追求的,核心竞争的地方包括机制、创造、渠道,我们是代理制的渠道,是否每一个企业都一样,我们从模式上是否每一个企业都一样?比如说终端的模式,我们知道诺贝尔是代理制和分公司的模式并存,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不同的模式,当然是从这个小的领域是不同的模式,当然我们再探讨一下整体的模式的探讨,当然我还没有找到答案。
  接下来请冯平冯总,冯平总在产品理念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方面,瓷砖产品多元化整合营运的推广里面冯总做的是非常好的,接下来听一下冯总,您对今天话题的看法。
 

  【冯平】:我刚才忙里偷闲,写写画画,也不敢乱说,昨天也受福建建筑行业相关人的邀请专门还在厦门大学探讨一下类似的话题,今天我觉得引导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语“发声”,这个“发声”也不敢乱说,既然来了,也不敢对不起大家。我的发言临时性的起了一个名字,我的发言就围绕这个主题,这个小命题叫《让“发声”发生吧”》。
  “发”就是机,在《圣经》里面说“发声”是上帝对灵的要求,我们在《圣经》里面读了很多遍,按照我的说法,我再把“发声”讲透,情与景不融则不发,景与情不交就不生,于是要圆融一下。
  不是我不认同,而是我要发自内心谈谈一下,我想反对一意孤行的所谓的创新、过度的创新、浪费性的创新,我的观点跟刚才张总的想法相似,就是反对过度的创新,浪费的创新,我们要顺从、顺溶从而变成了胜利。
  既然提到“创新”,“创新”是今天最最关键的名词,我先说一下“创新”。“创”字实际上就是开仓了,就看仓库里面有没有东西,仓库里面没有东西就没有办法,要把种子撒在肥沃的土壤里面成长很快,如果放在仓库里面不但不会发芽,反而让老鼠吃了,所以开仓,首先仓库有没有能力。“新”我们左边是“亲”,立木为“亲”你把木立出来就是“亲”,木是非常有亲和力的东西,它不是冷冰冰的。于是这几年,包括今天意大利家家都是做仿木瓷砖,那么这个木是否能立起来,能立起来就有亲和力,没有亲和力,这个东西圆融不了。我认为管理是管人,它是一种圆融。“新”左边是否能立起来上升为亲和力。“斤”字有意思,现在我们不是说用钱能干什么,右手是行动,我不行动想了半天,“斤”就是不能半斤八两。这是我对今天邀请的课题进行一下讲解。

    结合我今年做的深度沟通、深度合作的事情,再联系今天的格局再谈谈这个格局,建陶行业的现状和格局,也不想细说,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说广东建材,原来就是华南派跟广东派,今年我深深的感觉到闽南派,闽南派很可怕,于是上市企业就一大堆。我通过几个笑话来说一下,他说“哎呀,原来佛山陶瓷号称是中国的首都,我们晋江陶瓷实际上应该是中国的西藏、宁夏、甘肃边远地区,我们不能跟首都相比,岂不知你们也就这样”当然人家的格局确实做大了。我通过这几个单词来说一下,原来我们划分格局从“误解、误读、混乱、骚动的、繁杂的、悲壮的”那么现在它不一样了,现在从产品形态来讲,我去年已经把2012年产品大战的问题已经预测了100%,我说明年第一大战就是大企业有实力的老板们都要把叶氏两兄弟长达八年之久的研发的微晶复合板,连人家的内裤都要扒掉。第二个就是华东派诞生了一个小个性的仿古砖,有些陶瓷企业今年日子非常不好过,老板们和经销商们苦苦寻找,因为这个模式非常不好找。第三大类产品就是以抛晶、抛釉走个性化的,这是我预示今年的事情,再加上经济危机。
 再举一个行业的实例,某品牌已辞去形象代言人马伊俐,重新启用台湾范玮琪,年度主题为…为什么大胆起用范玮琪?因为他是一个上市公司,今年刚刚上市的卫浴品牌。他主题为“心灵的世界之旅”明年将全面巡演全国。佛山陶瓷太有钱了,动不动就用代理商,没有钱就建几个厂,把地划下来就贷款,贷款的话,实际上身上没有几个钱。然后再贷款,建窑,窑建好以后再招代理商。最早我们创立中国第一个仿古砖的时候非常的成立,牌子一旦打出来,我们光收定金就收了2700万,我连赢了三年。这是他们的一个实力。
 于是我就感觉到刚才的话题,我们这个砖,实际上这个模式非常好讲,我原来清清楚楚的给金意陶划了大的模式,但是我走了以后没有人监视,没有人传承。一旦传不到下一代等于断子绝孙,没有坚持,没有守望天空的思想和境界,这一切我就不说了。
 时间关系,具体性的东西我就不谈了。我现在稍微结合一下,要想把有些东西做好,就瓷砖而言,它实际上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前产品和后产品的问题,这个模式我原来见过很多,还有我提一个核心的模式,在操作过程当中一个完整的研发公司,不是说我光把瓷砖撤出去,有一个应用开发,这个产品要开发,到底要卖给谁,卖到哪里,怎么卖都搞不清楚,那开发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我们都说以市场为导向,为客户为核心,这些话你都懂,这些话我就不说了。
 最后这一段话就上升到意识形态作为结束语,我认为人生一世,草木,几度冷暖,唯有放下,到生命创新,也就是放声天籁,一切的障碍、阻拦和困境都统统的丢去,静静悄悄的、默默的此生无声的奋战在热闹的背后还不行,背后的背后,回归本质,逐利扩局。
 到了这个时候,此时此刻,捧上一杯清茶,在时光的留恋中守着一份从容和淡定,也就是歌唱完了,喝一杯茶,发生了你就接受,谢谢。
 【韩燕伟】:冯总蛮有深度,蛮有诗情画意的创新,谈到最核心的问题上,观点和张总一致,就是创新过度如何坚守的问题,又谈到了行业的格局。我前一段时间收到了行业里面传说说福建生产的陶瓷额度已经超过了广东,已经成为了第一,在量上已经产生了一些变化,那么在格局上是否会产生了变化,冯总也都谈到了。
 回到我们的主题,我们谈到了四个话题,一个是用创新的思维去说《中国好声音》,大家都认可里面有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确实有模式的存在,另外创新分为模式、产品、营销,这三个话题没有分离得很清晰,我们说产品的时候牵扯到模式的问题,说模式的时候也离不开邓总说的代理商的市场的运营模式,这都是分不开的。
 但是我想再把刚才说的话题往深入挖一下,我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合适,陶瓷行业当中,四位专家提到的问题,是否是不同的模式?而这个模式是什么?营销模式不一样,产品模式不一样,冯总也提到被动的,我们创新的太多,跟王总谈到的就是以技术和釉料和设备的创新和消费者需求创新的东西,这是否是产品模式的,我们既然不能提到大的模式的不同,那么我们从小的模式上能否探讨一下不一样,或者干脆还用说文解字的形式,我们的模式是什么?

    大胆的说一下我自己的认识。新中源就是在每一款的色、纹路上研究更多的,而是更多的是从应用的市场,起初就是单品牌路线,后来到多品牌,一个品牌有二十多个品牌,这二十多个品牌又到了3-5个品牌,又随着市场产业的外移,变成了各地激励制的运营,现在又回归到什么程度呢?把各地销售的制度全部拿回来,形成一个运营中心,而这个运营中心以上市的形式运作,我不知道对不对?邓总,这个是否正确,这个和其他的企业,我大胆的说一下我的观点,比如说东鹏和鹰牌这么传统的陶瓷行业当中,这样的企业他们的产品线也是蛮强大的,什么类的产品也都有,这个是品牌的姿态,但是他没有按照机制运营,也没有按照产销的运作,这是否又是另外模式。楼兰是木纹砖做得非常的优秀,后来又出现了博德微晶石和简一大理石,据说简一大理石产品占其90%的份额,它没有用资本运营的角度来做,它就是单品的产品的思路,这是否又是一种模式?假如讨论的话就是三种模式?

    【邓耀邦】:《中国好声音》只是一个节目,它可能是金意陶里面的木纹或者是某一个产品,它的创新不能代表企业的创新,因为它只是创新东西制作了一个节目,然后和浙江卫视这个渠道合作,就是金融理财推出了一个什么木的产品,跟某一个区域做了一个产品,你把《中国好声音》的外延延得太大了,我们是否结合一个系列产品,每一个企业结合自己的产品如何包装,如何做渠道更好谈一点,谈到大的,又是资本运作等等,《中国好声音》没有那么大。
 【韩燕伟】:那您认为呢?
 【邓耀邦】:这里面有几个,我认为就是几个,它的本质、渠道、推广非常好,结合到我们行当里面,同样推出一个新产品,我们如何包装,如何提升,这个是更好的话题。
 【王军】:实际上是两个概念的问题,一个就是借鉴于《中国好声音》谈创新,可以谈到整个行业的创新,包括产品的创新。产品对陶瓷产品来说无非就是产品的创新和营销的创新,最后就是观念的创新。也像邓总说的,某一个企业和某一个产品的创新,实际上就是刚刚列举的,就是把这一类的产品做到极致,首先是产品极致了。以我们企业为例,确实像简一把大理石做到极致,我如果再来做大理石砖我肯定是跟简一,就是这么简单。做木纹做不过楼兰,你就跟楼兰相比,实际上我们最早也分析过,成功的企业都是有好的产品才可以立足,实际上也就是技术创新。
 因为我们刚刚也说了很多产品的应用创新,这在行业也都没有什么秘密了。
 【许俊】:我这里有一个不同的看法,刚才王总说是以产品为拳头,我们也看到以渠道为代表的企业,比如说宏宇的渠道很广,他们的渠道可以分布在三四线分布得非常的广,但很少听到宏宇会有非常出色的领先的特色产品出来。
 【邓耀邦】:有性价比。
 【许俊】:我觉得以产品和以渠道为核心是两种不同的模式。
 【王军】:我的感觉是今后以产品为核心的企业,这种强势的东西会越来越弱,这个是我第一个观念。
 第二个观念就是渠道营销,我刚刚一直在讲,中国的渠道是借鉴于好声音,这个企业我们不需要好奇。就像他说的,《中国好声音》最早是荷兰的,因为我没有研究这个东西,我也不会去研究。其实我们的渠道,包括在座的专卖的、代理制的或者是分公司制的,实际上国外早就做了,只不过你可以研究国外的渠道,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性,实际上中国做代理制的企业也有做得很好的,经销商也有做得很好的,但是做不大。做超市的也有做得很好的,做大了,但是整个量还是做不大,因为有限制。东莞的华美乐,它的模式是可以做到全中国最大的建材运营商,但是受困以瓷砖企业现有的代理制度,无法做大。
 【许俊】:华美乐也是在不断发展中。
 【王军】:但目前来看没有办法做特别大,中国代理制就决定了没有办法做大,他在东莞做得很大,而且管理都很健全的,都是其董事长一手开发的,拿到哪一个地方就可以做。它开始也考虑了很多,供货方也是他的广东,没有办法。
 【韩燕伟】:也就是说,实际上你说到的渠道模式,就是市场上代理制的模式不可能滋生另外一种模式跟他抗衡。
 【邓耀邦】:有可能。
 【韩燕伟】:那个市场已经不是传统的,比如说像新世界,完全是Shoppingmall。
 【王军】:市场的模式我们不去探讨,纯粹就是陶瓷怎么卖,这个是最简单的,就是营销是怎么卖陶瓷的,这个是我们说的最直白的东西,我怎么样去卖陶瓷,怎么样去卖衣服等等,实际上可以借鉴《中国好声音》的思路,实际上不是创新,可以去抄、去改良。国外有比我们好的,卖陶瓷最多的肯定是最好的模式,包括马来西亚一个经销商可以做到50亿,中国没有。中国市场比这些地方大,所以我不是批判中国的营销模式不行,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不是说我们的专卖店,包括全世界很多经销商比中国的经销商做大10、20倍的都有,但是中国的供需能力全世界没有这么大的。为什么中国经销商做不大?实际上我提出的是这个概念,实际上我不是说中国模式的问题。
 【邓耀邦】:如果他证明所说的是电视台第一次的制播分离,我觉得他比陶瓷弱,为什么?因为意大利没有技术,意大利用我们的技术跟我们的服务,他也是用他的渠道和国外的技术过来制作,这几年我们仿古砖一直把技术过来,然后把用料不断的更新。
 【王军】:从用料、设计、包括设备等等,所以概括起来,我认为这是一个固定的,大家都能看到。实际上我认为真正模式的创新,实际上全世界都有,中国也有,谁都没有做这个东西,我认为今后可能会成的就是网络,如何结合网络真正让营销创新。
 包括上次听阿里巴巴的老总也说过这个事,中国建材硬装在网络上不行,什么时候建材硬装在网络上可以了,这也是最头疼的,我们做陶瓷卫浴很难做品牌,做陶瓷没有办法。所以简单的说,我们开始说到产品的创新,而且现在说到营销模式和卖东西的创新,真正的创新就是谁能突破这一点,如何跟现代的传媒和网络结合做出一种全世界都没有的。
 【邓耀邦】:你们现在做的家居的概念呢?
 【王军】:我们最早做的不是这种概念,我们实际上希望能够整体卖材料给用户。
 【韩燕伟】:楼兰不是瓷砖吗?
 【王军】:我们是想一站式的卖完,我们主要是卖材料和卖东西。
 【邓耀邦】:是连锁直营的方式?
 【王军】:基本上还在摸索,包括中国的科宝是卖空间的,我们是想卖材料的。
 【韩燕伟】:你出的瓷砖在其他的材料里面生产过,你就整合过来。
 【王军】:苹果不生产苹果,全世界他能做得最好。
 【韩燕伟】:我们现在就是生产制造业的,就是生产销售型的模式,而品牌运营型是什么呢?我是品牌,我抓住消费者需求的时候,苹果不生产。
 

    【王军】:叫乔布斯过来做家居也做不了,苹果手机是一个行业的东西,是一个单向的产品,为什么说做家居的?国外是宜家,中国是科宝,为什么做不好?宜家算做得很好,它的整体家居是全世界第一。因为它的难度很大,不能一朝一夕,是跨行业的。其实我很早就看过这个打字的,我们都不会打,这个比普通的打字很容易,其实难的东西就是跨行业,其实做苹果不难,因为它毕竟是一款东西,你让苹果做出好的苹果来,连手机套都做好就不容易,肯定没有专门做手机套的,这个是肯定的。如果它把苹果还延伸出去,还要做苹果的家居,做苹果的灯,如果叫乔布斯做就不行。
 为什么家居概念这么难做?就是因为跨了很多行业,就是隔行如隔山。
 【张念超】:中国的技术非常的强大,制造是需要整合,需要坚持。我们更需要的是运营方式的创新,不知道您是否是让大家谈运营方式的创新。在国内我们的产品不进步十年也不会过时。
 【王军】:技术更新之后,陶瓷厂最后不是厂了,是印刷厂。
 【张念超】:运营模式的创新才是陶瓷行业要做的,它现在说的是运营方式的创新,不是产品的创新。运营模式的创新要解决分配的问题,现在很多陶瓷厂家不赚钱,代理商不赚钱,代理商为什么不作大,这个是分配的问题。代理商为什么做不大?受制于很多的东西,因为它受制于它的渠道。为什么陶瓷行业不愿意做电商?我要考虑利益的问题。主要是运营模式的创新,现在我们还在思考运营模式的创新,陶瓷行业哪一个品牌能够在运营模式上创新了,陶瓷行业就真正挂头了,中国最大的企业就是20多亿,看起来不大,但是中国陶瓷40企业的品牌没有,它能做20亿,这个也是非常厉害的。运营模式的创新是现在很多老板思考的东西,市场上这几年增长的速度在放缓,大家都在运营模式上创新,这些老板都在考虑,为什么福建的老板格局大了,他一定是想通过我的分配机制,让更多的人帮我进步,我的进步速度比佛山快,这就达到目的了。因为他是超佛山的。如果它的分配机制解决了,我跟佛山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小。所以很多老板都是内部股份制改造,代理商模式改变了,其实这就是解决分配机制的问题,这是一个核心。
 【韩燕伟】:《中国好声音》牵扯到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这个产品,这个产品就是声音,就是歌和歌手,然后再加上明星就形成了一个结合。我看过一些文章去挖掘他,制作方并没有给明星歌手,甚至歌曲选歌曲,甚至要出什么样的声音产生很规范的要求,假如说陶瓷产品的创新,色彩、纹路这些东西有很多技术的东西要探讨,中国好声音并没有,它就是有几个点,这几个点交给这个团队,这个团队不是交给制作方做的,就是交给歌手选歌,我觉得这个跟陶瓷就不是一个模式。加上把产品模式拿出去外包和自己企业的产品进行创新。搞设计的都是很好的校友,都是艺术家出身,我想进入到瓷砖行业当中做设计,我突然发现有几个问题解决不了,第一个要认识设备,第二个要充分了解设备,甚至参与到设备制造过程当中才了解这个设备对工艺的影响。很多企业是卖设计的一张多少钱,然后一卖一批,就是拍照片以后,这边卖照片就可以了。
 【王军】:实际上为什么我说喷墨了改变了整个行业,我刚刚给你说了,喷墨最后会成为印刷厂,所以以前您介入的时候太早了,那时候是以工艺为主,最后行业的创新还是回到设计,苹果的创新就是设计组合的方式。实际上陶瓷厂最后会成印刷厂,现在谁也生产不出来同质化的问题,所以在生产方没有很多的创新,就是产品设计方面。
 【邓耀邦】:这个节目本身设计的模式本身就是追求声音,然后我有导师,不是一般的导师,他是要求大腕的导师,这个是一个模式。
 【张念超】:未来陶瓷行业也是这样的,未来发展的一定是制造商,这些厂家会变成品牌运营商和制造商。中国未来一定会出现专业化的问题,这个行业还没有进入竞争,我们天天说今天日子难过,有几个场死掉了,没有啊。代理商说不赚钱,还有几个不愿意做的,你们有吗?
 这个前提就是行业出现了细化,搞了一个设计公司,我搞制造的,他搞运营的,我再卖给它。
 【王军】:它会加速的。
 【韩燕伟】:成立研发中心,然后剥离。
 【王军】:我是明显的感觉到,因为随着喷墨的到来,随着墨水越来越改进的时候,墨水是固定的,釉料是固定的,窑炉是死的,全部都是死东西,你唯一就是加入一些工艺,所以随着这个东西越来越进步之后,生产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张念超】:最早的时候做印花,现在都不需要了。
 【冯平】:一碰撞就回归到主题上了,《中国好声音》归根到底也是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卖得这么好,有轰动力自有他的道理,我们做的是我们的产品,这里面有一个本质的问题,按照我原来的观点,各大品牌现在最缺失的东西是什么?你要打造好这个模式,把这个模式做得很好,形成一个范本,必须要追求四个“化”就是标准的、专业的、简单化,独特化,你就做一个独有的,你是你,我是我,转到大理石里面深挖,我就做到极致。
 现在的瓶颈在哪里?引申到这里面的创新,这里面的创新点和关健词在哪里?就是制造模式和运营模式,归根到底就是合理配置的问题。现在建材行业从过去到未来,未来看不清楚,我们只是说当下和现在。当下最大的瓶颈就是缺乏一个美术工程师,一个企业里面最牛的是美术工程师。《中国好声音》之所以厉害,厉害在哪里?它把整个策划、创新、设计、制作形成了一个体系,陶瓷行业现在缺的就是一个总导演,把整个牵动起来。楼兰有它的模式,也有它的短板,我们为什么在终端看不清?那么好的终端齐刷刷的像马可波罗,这个就适合它的独特化,人家标准化、专业化、简单化、独特化,人家做到了。它们资源的合理配置。
 怎么样创新?深挖再形成借鉴于《中国好声音》,这就是一个总导演。张艺谋策划了一个印象系列,我上次受一个老板邀请去了一次,本身计划三天,到最后他看我兴致很高陪着我多住了几天,就住了一个星期,它就形成了一个体系性的打造模式,最后每天晚上演出票价是六四,六是张艺谋的。
 那建陶行业呢?目的是打造一个好的产品,目的是卖出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卖。《中国好声音》的目的呢?凭我的想象,这个文化创意作为一个产品来讲,为什么你们今天能提出来,能形成一个可借鉴的东西,归根到底就是在一个总的导演之下的策划和创新、设计、制作,形成了一个佛学的罗列空间,而这一个轮回形成了一个法轮常转,一个常就恒定了、稳定了。针对陶瓷行业起起伏伏,最早我也运作了一些东西,这里面的创新是无限的,你只要抓住一点就没有问题了。现在缺乏的就是把这个发展起来了,这个我抓住了,我用你的我还用,我用什么花招只要把我的产品卖出去,实际上还差很远。
 现在就是必须通过整个成功的产品,同时又成功的卖给自己,赢得这么多人的关注,他们为什么卖得好,今天这个主题是非常好的,陶瓷行业怎样享用,从而再形成一个,上升一个更高的高度,这都重复了一千遍了,你必须要静静的、默默的、悄悄的,此生无声的奋斗在热闹的背后。现在老板都出面推销产品,这是老板的悲哀,实际上真正的大老大不会拍你的砖头,所以我们的行业我们的行业还处于流氓(音)阶段。大的问题不能上台面,所以我来了。
 【韩燕伟】:从《中国好声音》来说是一个大的系统,不管从产品创新说的还是一个系统,或者延展到大的品牌运营上来说也是一个系统,陶瓷现在还缺乏这个系统?
 【冯平】:那还早。
 【韩燕伟】:《中国好声音》对我们行业是否有借鉴意义?
 【冯平】:有借鉴意义。
 【韩燕伟】:我问您一个问题,我以前关注过您音乐营销概念的东西,我觉得是一个系统,用音乐拉动整个品牌的认知,行业的认知也好,消费的认知也好,借此机会介绍一下音乐营销的概念?
 【邓耀邦】:它也是一个传播的手法,它还不能说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因为不能脱离渠道,不能脱离其他概念的手法,再做好专卖店,做好渠道的情况下用一个符号做一个纪念,比如说奥运会的成功是整个国力,最后用这个音乐表达崛起和大国的风范,是一个点上的作用,不能脱离硬件的存在,所以我做音乐营销的概念,就是它是一个催化剂的东西,你已经有了,他只是把量和火苗再拔高一点点,它是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韩燕伟】:您的音乐营销的概念就是各个方方面面都已经?
 【邓耀邦】:这几年已经考虑到商业模式,比如说团购。团购在南京有1千人,我们把那个事件做到很极致,这个活动之后每一个星期都有业主过来,搞得很好。我回来之后就创作了一首歌就是叫做《欢迎你》,每次业主过来都可以听到这个歌,所有的业主都会记得这个感觉,他觉得很舒服。
 【冯平】:这就是他的模式。
 【许俊】:每次去到新中源就可以听到这一首歌。
 【邓耀邦】:这是一个点,成功是所有人都做好了,我就是在这个点上。所有的东西都搬过来了,再进入这个店里面把这个事情再往上拔高一点,这个跟营销一样。
 【许俊】:就是向大众的营销做。
 【冯平】:我认为这只是一种手段,实际上真正达到《中国好声音》的精髓、境界和格局的时候,我认为关键词就是背后的这个人,就是总导演、总策划、总设计、总创意,而且还要法轮常转,还要连在一起,我的好的东西你必须要创意好,还要生生不息,几代人都要扛下来,都要担当起来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归根到底,人家今天的中国好声音,我回头可以看一下,应该是总策划的思路,背后的人是了不起的。陶瓷行业至于你说怎么卖?我觉得楼兰有楼兰的模式,金意陶有它的搞法,新明珠有新明珠的大器晚成的搞法以及其他的,包括珠三角和长三角未来是怎么样的格局,反正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韩燕伟】:“中国好高考,中国郝老师,中国好马桶、中国好陶瓷,中国好假期、中国好家居、中国好广告,这已经形成了好的影响力?
 【邓耀邦】:包括现在的《江南STYLE》,就是把自己娱乐了一把。
 【许俊】:我再补充一个小点,我们看到很多小的节目都是我们从国外引进拿过来了,我们看陶瓷行业也有好多好的产品都是从国外先引进,比如说现在的设备、墨水的技术发源地都是在国外,我们都还没有掌握到,不管我们的产业做的有多大,我们在核心方面做的还不够,也希望整个行业在这一块能多发力。
 【王军】:我想说一下你说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我们的硬件很容易赶超国外,软件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分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历史方面,建陶行业最多30、40年,国外的年限长,这个沉淀比不过人家,这个我们深有感受。
 另外一个就是认同的问题,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包括其他别的文化,实际上都是人家认同不认同你的问题,在设计方面遇到很多的东西,为什么中国出去了之后,在别的设计公司也是中国人也可以设计出一流的东西,在中国本生本土设计出来人家就不认同。
 【邓耀邦】:像《断背山》的导演李安,在美国得奖也不被认同。
 【王军】:地位各方面都会发生很多变化,你准备好了没有?实际上中国经济体是世界第一的时候,你的文化、你的生活方式,包括你的所有的东西别人都可以去模仿和抄袭,人家认为你这个能创造财富,为什么我们都是向榜样学习,最早发家致富的人都看过李嘉诚的书,你认同了,你认为要这样创业才行,现在有很多一夜暴富起来的人是没有人认同的。
 【邓耀邦】:国外觉得东方的艺术是最潮流的,很多人都在找东方流行。
 【王军】:从设计上面来说,从绘画来说,设计离不开绘画,他们分析过,简单来说中国绘画的原理比西方的绘画原理先进了很多。中国从具像的开始到抽象到写意,国外还是围绕具像,就是从70、80年代之后才改到抽象。为什么中国的画别人不认同,关键还是我们这100年没有做好。
 【韩燕伟】:虽然伴随着各种争议,平时大家关注的和不关注的,《中国好声音》已经成为现在中国争议的动向,尽管这个节目已经结束了,影响还在存在中。比如说长隆世界杨坤的演唱,接下来在澳门也在进行,杨坤还有32场的演唱会,我觉得这个影响和思考还在进行中。虽然伴随着各种争议,但不容否认的是,《中国好声音》借助开放的思维,立足国际平台,尊重知识产权,重塑了中国电视节目的产品力,为惨烈竞争的中国电视探索了一条大投入高产出的生命通道,并具有极高的复制性;更重要的是,《中国好声音》还将电视节目的运营的触觉延伸至市场最前端,并利用全媒体平台使其直抵品牌塑造的高度。
 中国需要腾飞,中国企业也需要腾飞,中国的陶瓷卫浴行业,让我们一起期待我们的企业在尊重法制和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在创新的道路上勇于探索,以“中国原创”的名义脚踏实地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创新之路。
 【许俊】:感谢各位企业品牌领袖的真知灼见!今天我们的《第三观点》沙龙到此结束。解读社会经济热点,探讨行业发展状况!我们下一期再会!谢谢大家!

 

  《第三观点》栏目,由搜狐家居主办 佛山市捌点半品牌设计有限公司 陶卫风采网 东方印象馆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