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中国陶瓷卫浴行业资讯媒体
主管单位:中国建材市场协会卫浴分会     支持单位:佛山市卫浴洁具行业协会    合作机构:湖南大咖设计师俱乐部     联盟网站:陶瓷品牌推广网   家居品牌推广网
    
 位置: 主页 > 行业要闻 > 陶瓷开工论坛丨2024怎么干,全球化怎么走,创新方向在哪里?
陶瓷开工论坛丨2024怎么干,全球化怎么走,创新方向在哪里?
[ 来源:潭洲陶瓷展 作者:tw 更新时间:2024/2/29 15:29:53 ]
  
  陶瓷行业陆续开工,新的一年市场走势备受关注。
 
  2月21日,佛山潭洲陶瓷展(4月18-22日)举办了“2024年陶瓷行业开工论坛”,论坛的主题为“向上向高向前”。
 
  陶城报社长、佛山潭洲陶瓷展总经理李新良与简一集团董事长李志林、鹰牌实业总裁陈贤伟、Roca乐家集团中国区总经理&鹰卫浴总经理Guillem Pages 裴杰,就2024年陶瓷行业发展、双碳、全球化、并购、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度对话。
 
 
 
 
  以下是三位嘉宾的精彩分享:
 
 
2023怎么样,2024怎么看?
 
 
  李志林:
  2024年不会坏到哪里去,消费升级是一个趋势
 
 
 
 
  去年简一取得一个正常的增长,这也不是什么值得太骄傲的事情,就是回到正常的一个轨道。关于2024年,我觉得不会坏到哪里去。去年国家GDP增速有5.2%,那就不能说是下行,其实也不算慢。中国地产经过七八年的改革,我觉得至暗时刻过了,当然我们也不能抱着太大的希望,它是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现在还有一个说法是消费降级,它根本上不是消费降级,只是对未来的预期不明朗,我觉得消费升级是一个趋势。全渠道肯定是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靠一个翻译或者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过去了,现在可能还要真正抓住客户的需求。
 
 
  陈贤伟:
  经历疫情后的企业,对2024年会有充足的信心
 
 
 
 
  我们经历疫情之后,再进入2023年,后面觉得市场比想象中还难,但是在很困难的市场中,我们好像跨越困难、习惯了困难,进入正常增长。2023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是9.5亿平方米,比2022年下降了20.4%,如果这个数据延伸到2024年,其实还会延伸到2025年,这对我们行业的冲击会很大。可能我们还会有一些之前的存量市场,如果卖得出去那新开工面积影响不大。经历了三年疫情之后,能走过这4年的企业,我相信对2024年也会有充足的信心。
 
 
  裴杰: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大,要抓住消费者真正想要的价值
 
 
 
 
  2023年中国应该是很不错的一个市场,因为欧洲有战争,不仅是乌克兰,还有以色列的一个非常不稳定,消费的不稳定,还有很多供应链的不稳定,欧洲也影响了全球很多国家。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记住中国的市场规模非常大,如果我们能抓住消费者真正想要的价值,这个机会还是特别大,所以我是非常看好。另外一个,中国的消费品影响非常大,高端商场是要排队的,人很多,或者买一些高端产品的人还好多。
 
 
如何看待陶瓷行业“双碳”?
 
 
  李志林:
  我们要积极去拥抱、去尝试,提高产品附加值
 
  将来可能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窑炉可能会变成电窑或者是烧氢。国家要实现3060目标,先达峰再中和,其实这个挑战挺大的,但是为了有更大的发展,必须要去做,我们只有积极地去拥抱、去尝试。我们国家用政策市场的手段,比如碳税或者碳指标,这对我们来说还是要向上向高发展,提高我们产品附加值。
 
 
  陈贤伟:
  你一心往低端走,可能将来就是死路一条
 
  我相信碳达峰、碳中和这个政策虽然很坚定,但是政策严厉程度,我相信国家会去做一些调控。意大利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我们的今天就是印度越南陶瓷企业的明天。从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你压根就没有机会低端化,因为你所有的一切成本,人工成本、环保成本、碳成本全部往上走了,低端化的机会在印度越南。你一心往低端走,可能将来就是死路一条。将来的格局,可能中国越来越高端化之后,中国的产品有一半卖出去,然后印度的产品有一半卖过来。污染往经济落后的地方转移,我们这边整个市场也烧电了,穿着光亮的西装在工厂上班,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裴杰:
  中国有很好的资金能力,对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中国整个行业的变化肯定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在环保里面,国外确实是非常重视环保,但是可以说没有中国那么大的执行能力。中国有那么好的一个资金能力,这对中国有很大的一个好的发展机会。政府会有一些激励,包括一些支持,或者说技术方面的一些支持。政府是特别重视,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重视,或者很多产品推广的时候,环保的这些要求越来高,这个明显是消费者的使用标准。
 
 
全球化之路要不要走,怎么走?
 
 
  李志林:
  全球化是大趋势,是谋求更大发展的必经之路
 
  全球化不仅仅是我们行业,地球就是一个地球村,你用各种方式是割不断的。当然全球化不仅仅是等于出口,出口只是一个贸易,真正的要全球化肯定是要走出去,去销售地生产,好好的深耕当地市场,深耕当地渠道。包括瓷砖在全球的这种投资,意大利已经走在我们前面,我们现在还刚刚起步。全球化既是大趋势,也是将来我们要更大的发展,走向全球大市场的必经之路,而且国家也在推动,其实国家10 多年前提出一带一路引导我们走出国门,服务全世界,其他行业走在我们前面了。
 
 
  陈贤伟:
  等待全球发展更理性、更包容的那一天
 
  鹰牌去意大利参展有20年了,当时也确实想着先走出去再引进来,我们请过意大利当地的研发顾问,而且请了很多年。我们当时在20年前就开始跟意大利的材料和设备公司开展研发产品,也比较早去做海外专卖店建设,当然,每一个市场做得差不多要起来的时候,那个地方就开始反倾销,这些苗头扼杀我们走出去的热情。现在看着市场变化来做,说不定哪一天我们的整个产业在全球发展更加理性,更加包容,可能我们是等待那一天吧。
 
 
  裴杰:
  中国很多品牌不缺钱,最大的挑战在思维和对市场的认知
 
  我们行业中国品牌和集团的全球化是必然的,是建材行业肯定会发生的一个自然方向。但是我觉得最核心的是什么?我觉得最核心的还是这些集团老板或者管理团队,要意识到出口或者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品牌。所以最大的挑战不是在资源,我觉得中国很多品牌不缺钱,最大的挑战还是在思维、愿意投入实践和对市场的一个认知,这是需要时间的,我觉得竞争一个品牌是做国际化,当然不能说我都是在某一个市场开始做,要看机会,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要慢慢来,因为一个品牌的发展也有自己的一个过程,没有那么快。
 
 
如何看待陶瓷行业并购?
 
 
  李志林:
  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是一个并购的核心
 
  并购随着行业的发展,并购是必然的,因为它是行业社会资源更高效结合的一种方式。当然现在我们行业是不是马上准备大规模了,我不觉得。因为你购的人是谁?我们企业包括有钱的上市公司,他为什么这样去购买?第一,他的业务的发展,以后我们国际上也不一定就是要自己去卖砖的,我们可以并购一个国外企业,这就不需要从零开始,从一开始、从二开始。第二个可能就是补你的短板。你要去开展一个新的业务,你原来不做这个。共同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共同分享更大的价值,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并购的核心。并购的这两个企业,深度合作其实有很多挑战,真正并购不是钱的问题,钱是一个基础,但核心不在钱。
 
 
  陈贤伟:
  行业发展到这个阶段,并购潮差不多应该来了
 
  行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也差不多,并购潮也差不多应该来了。我记得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提出一个科斯定理:一项有价值的资源,最后都会流动到能最大化利用其价值的人手上。这行业现在产能过剩这么严重,特别是碳中和、碳达峰持续推动,成本越来越高。如果你没有品牌溢价,你的成本越来越高的话,注定会有一些产品会去掉,有一些品牌会消失,这个阶段就是并购会来得快。其实所有行业都是这样子,投入的企业基本上到后期都是靠并购。
 
 
  裴杰:
  最核心的是价值观要一样,大家要有明确的共识
 
  并购是非常大的一个责任,就是说你并购一个企业以后,必须有一个成家的决心去把它继续做下去,继续把企业市场团队做好,必须有一个灵活的思维去做,当然最核心的你必须非常清楚,就是价值观要一样,才能真正有一个长期的合作。另外一个我觉得也要对自己的企业非常清楚,我并购这个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是在并购一个渠道,或者是在提高一个品牌的知名度,还是因为一个团队的技术,这个是非常重要的,集团除了资金和实力外的优势,还可以有哪些合作,我觉得这些问题做决定之前是要很清楚,包括大家有非常明确的共识来进行一个项目。
 
 
下一步创新方向到底在哪里?
 
 
  李志林:
  要站在客户角度思考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价值
 
  国家高质量发展反复强调创新驱动,因为创新驱动产品是内生动力,当然创新不是那么容易,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客户到底需要什么价值?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用自己的视角,特别像我们搞技术的,那个叫技术过剩、价值过剩,因为我们一些指标已经足够了,你付出太多的承担,对消费者没有价值。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觉得,我们认为消费者需要什么?这是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的假设原则。还有一个,他不管其他的,反正我从行业的来看,人家没有我有。这很容易走入这两个误区,而没有真正的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他到底需要什么价值。
 
 
  陈贤伟:
  产品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
 
  很喜欢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的那么一句话,说企业最重要一个职能就是创新和营销,企业里面最重要的创新就是在产品创新。鹰牌在2009年是产品开发最薄弱的时候,到了2010年开始主攻釉面砖,那时候是靠产品创新扭转局面,红利连续吃了6年。到后期接力的就是2086的水墨京砖,水墨京砖也一样支撑了6年的发展。到了去年我们又在开发另外一套产品,也是类似于中国元素的,叫“中国瓷”,我们希望也能带来持续的红利。中国瓷第一代已经出来了,第二代准备在4月18号推出来。产品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
 
 
  裴杰:
  产品的服务、交货、安装、售后等,都有很多创新机会
 
  对我创新感受很大的是苹果iPad,苹果iPad上市的时候,从产品技术来看,各方面都是非常大的一个突破,但是这个产品真正的成功不是说它技术有多大,或者它内存或者速度或者软件,它真正的成功是在于它的体验。所以我们创新的突破点或者就在这里,怎么样真正去了解消费者,怎么样真正给他提供价值,这是我们转型最大的一个问题。我们曾经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是放在产品上面,这个是不一定的,产品的服务、交货、安装、售后等等,都是有一大堆的创新机会。